在线教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细胞生物学》课程
朱睿斌(生命科学学院)
一、课程介绍
细胞是生命的起源,同时也是生命体构成的单位。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是认识生命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步骤;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分析是解决生活、医疗等实际问题的基础。细胞生物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细胞生物学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应用意义,是临床医学、健康安全及公共卫生等重大现实问题解决的关键。《细胞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基础生命理论知识学习和现实问题解决应用的课程。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当下,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关注和兴趣是前所未有的,为生物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课程团队按照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设定《细胞生物学》的课程思政目标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善于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敢于从专业出发挑战关系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家国情怀和匠人精神;培养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课程思政目标与课程知识目标有机结合,相互包含、相互支持。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均按照此目标,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相应课程思政素材,形成系统性、递进式生物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同时,课程团队将课程思政目标分解到每一堂课,做到“节节有思政、处处能育人”;课程思政目标从关注身边社会到心系国家发展,从认识学科价值到志愿投身科研,从学会分析问题到独立解决问题、再到善于发现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实际情况,利于学生接受并逐步达成课程思政目标。
叁、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重构
课程思政是一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教育理论和模式的摸索,课程团队基于课程思政设计理念,重构了课程教学内容;根据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和课程知识和思政目标要求,打乱原有教材的编写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构建。将《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划分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和细胞生命活动及其调控机制的叁个模块,针对每一个模块组合相关内容和资料进行专题式教学。将最新学科发展现状、科学研究成果及热点社会事件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有利于课程思政元素与生物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四、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
《细胞生物学》课程按照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基于课程知识和思政目标,制定了“深化知识理解、培养科学应用、提升学科认同”的课程素质目标,课程设计注重提升学生“能学、会用、善用”的综合素养。
结合课程特点、学生情况和时事变化,《细胞生物学》课程选择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学生独立或小组自主学习和研讨为主体,教师引导开放性科学探究为拓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团队结合课程设计要求,建设了《分子细胞生物学》线上课程、自主学习和开放性科学探究问题库、课程思政素材案例资源库、自主学习资源库等教学资源,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等辅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科研探究。
课程教学过程具体可分为学生(课前)线上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方案设计、(课中)线下问题研讨和分析及(课后)开放性科学问题探究和展示的叁部分。
1.线上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方案设计
课程团队结合学习内容和科学研究前沿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等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向学生发放。《任务单》包括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并利用课程章节知识进行分析、解决的细胞生物学相关关键科学问题;以及为了分析和解决该问题,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基本细胞生物学知识、理论;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标记。
学生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利用线上课程平台进行独立的线上学习,理解并掌握所对应章节的基础知识、理论;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讨论《任务单》中所设计的关键科学问题,查阅文献,形成统一回答。部分关键科学问题是现有科研和社会活动中没有实际解决的问题或存在学术争议的问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开放性研讨,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或可能性的结果。
2.线下问题研讨和分析
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将《任务单》中设计的关键科学问题拆解为数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的思维策略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和维度进行分析;对与问题解决密切相关的知识重点、难点进行深层次剖析,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
学生对自主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在各小组成果展示的基础上,开展课堂讨论和思考,总结所设计关键问题的回答或可行性方案。课堂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3.开放性科学问题探究和展示
课程团队综合《任务单》内容、科研前沿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自学任务完成情况,设计课后开放性科学探究问题;并在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相关文献、图书、视频等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对尚未有定论的科学瓶颈问题或学生自身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开放性探索研究。开放性题目每次设置不少于两种难度的题目供学生按照自身学习和科研情况进行选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工;以线上学习平台资料为基础,检索、整理文献等相关材料,集体讨论并完成问题探究。探究成果以课程论文、小型墙报或课堂辩论等形式提交或展示。
五、融入课程思政评价的课程考核体系
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课程团队探索了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不仅包含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同时还要有对知识理解、对问题进行科学思考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考察,并对学生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追踪评价。
对考核方式的改革降低了闭卷考试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增加了课堂模拟学术汇报、课堂讨论的课堂表现成绩和模拟研究报告、小论文等作业成绩比重,尤其是增加了开放性科研探索考察的内容和比重。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在自学内容和课前预习内容中加入思政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或者以课堂展示形式考查学生思政教育能力养成效果。按照师范专业认证课程目标达成度要求评价学生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考核评价发现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六、教学组织与实施
本学期,《细胞生物学》课程授课班级为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专升本)班,人数32人。线上课程使用课程团队自主建设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线上课程平台;线下课程按照济南市和学校疫情防控要求,使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分析、讨论;维持原课程设计形式和要求,做到在线学习不减质、不减量。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宿舍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学生自主学习以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
以课程专题1.2《病毒》为例:
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程团队自主建设的线上课程《分子细胞生物学》,依照《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提示和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设定的各项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任务1和学习情况反馈在线上讨论前反馈给任课教师。
《分子细胞生物学》超星学习平台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节选
2.线上任务展示和讨论:学生利用腾讯会议进行3分钟短汇报展示自学任务2完成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在各组汇报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并汇总形成结论。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反馈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
学生短汇报和线上讨论场景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反馈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能够持续传播”的问题上,部分学生特别关注了新冠病毒侵染人类细胞的过程。该部分内容是原有教学设计中未涉及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教师在线上讨论中结合最新科研成果拓展相应教学内容,并介绍基于科研成果所研发的新冠新药,提升学生对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和投身科研的兴趣。
根据学生自学反馈情况扩展教学内容
3.开放性问题探究: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探究问题;结合课程学习知识、理论,在线上学生平台提供的参考资料、视频的基础上,自主检索整理文献,小组讨论完成开放性问题探究任务(课程小论文)。以关系国家、人民命运的大事为例,引导学生感悟专业的社会责任,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种不同难度的开放性探究问题
4.学习评价:课程学习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叁个方面: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章节测验对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自主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学生对相关理论体系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短报告和课程小论文(开放性探究问题)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能力。
章节测验和学生自学任务1完成情况
生物学课程在疫情期间全部采用网络在线教学,对生物学科教学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如何保证在线教学效果达到“两性一度”的金课要求,如何做好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是课程团队成员共同的课题。到目前为止,《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良好并获得学生肯定,同时也为今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提供实战经验。《细胞生物学》课程团队还将继续摸索符合生命科学专业特点的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
(撰稿:李楠 编辑:李莉 编审: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