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天空唯美视频

文化长廊

位置: 首页 > 文脉师院 > 文化长廊 > 正文

伏胜传经

作者: 时间:2024-04-29 浏览: 来源:

上面图片中的这块汉画像石碑名叫“伏胜传经”。“伏胜”又作“伏生”,是秦汉之际的着名学者。他从十岁就开始攻读《尚书》,而且学习相当艰苦。相传他曾把自己关在阴冷潮湿的石头屋子里,在腰部缠上一条大绳,每读一遍《尚书》就在绳上打一个扣结。不久,八十尺长的大绳就完全打满了结。正是这种刻苦攻读的精神,使得伏生成为秦汉之际的《尚书》大师。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珍爱的《尚书》藏在墙壁的夹层里。后来由于战乱就逃走了。西汉统一后,伏生回到家乡,从夹壁中找到所藏的《尚书》,结果丢失了数十篇,只剩下了二十九篇,后来,汉文帝遣太常使掌故晃错亲赴邹平求学尚书。伏生年事已高,言语不清,使女儿羲娥代言,以口授的方式将《尚书》传给晁错,由后者整理成书。由于这部《尚书》是由汉初隶书写成的,因此这部书被称为《今文尚书》。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右边的图画中,大家知道哪个人是伏生吗?对,这个年老体迈的人就是伏生,当时他已经90多岁了,那么这位端坐的年轻人是谁呢?他就是汉文帝派来求学的晁错。本图就是晁错跟从伏生学习《尚书》的情景,这个躲在门里羞羞的往外探头的小姑娘就是伏生的女儿羲娥,在伏生口授《尚书》的过程中,因年老口齿不清,晁错听不懂,伏生就让自己的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释。伏生对这部古代典籍的保存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代学者称赞伏生为“尚书再造”。

汉初为了休养生息,实行黄老无为的政策,文化事业从秦朝打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各家学说开始兴起。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政治集权的逐步提升,汉武帝即位后,经过多方筹划,决定改变汉初的政治策略。